8篇睡前故事精选:,修行的儿童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篇关于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1):
别人的修行不是自己的
车匿是陪伴悉达多(佛陀的俗名)王子离开世俗生活,出家修行时的侍者,当悉达多王子究竟证悟,成为佛陀时,车匿也出家为比库。但尽管身为比库,他却因为自认与佛陀的关系密切而非常顽强、憍慢。他经常说:「佛陀出离世间、出家修行时,只有我一人随侍在旁。但现在,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出生为婆罗门)却说他们是佛陀的大弟子,而且有权指导我们!」
当佛陀纠正他的行为时,他保持缄默,事后却仍然毁谤、揶揄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两人。佛陀因此几次劝诫他:「车匿!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两人都是卓越的比库,并且善待你,你应该亲近他们,并友善对待他们!」
虽然佛陀多次劝诫,车匿仍我行我素,继续诟病、毁谤舍利弗与大目犍连。佛陀说车匿无法立即改过,但等到佛陀入灭后,他就会知所变化。
佛陀入灭的前一夜,唤阿难到床边来,并告诉阿难在他入灭后,默摈车匿,也就是说所有的比库都不要理睬他,也不要邀请他参与任何事。
佛陀入灭后,车匿领教到其他比库对他的态度后,深切后悔过去错误的言行举止,因此向僧伽认错和致歉。从此以后,他改变言行,并且在禅修时遵照他们的指导,不久就证得阿拉汉果。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2):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甚至在说法时也完全以社会的形态来教育众生,心中很不服气。有一天,禅师正在讲经时,这位修行者很威风地从大众中走到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知道很多人很敬仰你,但很遗憾现场却有一个人不服你。
禅师面带笑容问道:是谁呢?
他回答:就是我,我不服你!
禅师说:你是来与我辩论佛法的吗?那就请你过来吧!
这位修行人说:好吧!过来就过来。
禅师接着对他说:请你到左边来。
他说:要我到左边就左边吧!
禅师又说:啊!方向好像不太对,还是请到右边来吧!
这位修行人就说:没问题,我就过去吧!
禅师接着说:谢谢你,你已经服了我。
诸位,这就是智慧啊!禅师不只叫动了他,而且还从这边叫到那边去。所以只要有这分定力、诚意与正念,自然就可以慑服一切众生,净化众生的心。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3):
王阳明在杭州时,曾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僧人在闭目静坐。当他听说这个僧人已经这样不发一语、不视一物地静坐三年,没人能让其开口或者睁眼时,他就产生了兴趣。他围着僧人转了几圈之后,突然大声说:“这个和尚整天口巴巴地说什么?整天眼睁睁地看什么?”
僧人猛然一惊,心想:遇到高人了。他不由自主地睁开了眼,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王阳明施礼,并终于开口说话了:“小僧已经三年不言不视,施主为何这样说在下?”
王阳明笑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你是哪里人啊?离家几年了?”僧人回答:“我是河南人,离家十多年了。”
王阳明接着问:“家中还有什么亲人?”僧人答道:“只有老母亲,可不知是否还健在。”
王阳明问:“想念她老人家吗?”僧人说:“怎能不想呢?无时无刻不在想啊!”王阳明说:“所以我说你口巴巴地说、眼睁睁地看嘛。你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一直在念着母亲;虽然眼睛不看,但是心里一直在看着母亲啊!”
王阳明继续说:“你终日呆坐,究竟拜的什么佛?压抑思念母亲的天性,你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俗語说得好: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甚人?”
王阳明的话还没说完,僧人就已经大哭起来,他哽咽着说:“施主说得极是,我明早便回家看望母亲。”次日一早,僧人就收拾行囊踏上了归途。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4):
越剧《追鱼》的结尾有这么一段对话,观世音问鲤鱼:不知你愿大隐还是小隐?
鲤鱼回问:大隐怎的,小隐何来?观世音回道:大隐拔鱼鳞三片,打入凡间受苦;小隐随吾南海修炼,五百年后,得道登仙。听到这一段,内心无比震动,我们都以为随菩萨修行是修行,其实比随菩萨修行级别更高的修行是在人间修行。
确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活于人间是一场大修行。可能要经历上千亿年的机缘,你才终于可以来人间一趟,可是如果你闭上双眼,合上双耳,不修不行,随波逐流,生命荒芜一片,这该是多么让人伤感的选择。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5):
不要扰乱他人的修行
戒慎恶行, 调御色身, 舍离恶行, 勤修善行。
戒慎恶语, 调御恶语, 舍弃言语, 勤修善语。
戒慎恶意, 调御心意, 舍离恶意, 勤修善意。
智者圆满调御自己的身口意。
有一次,六位穿着木屐,双手拿着木杖的比库在石板上走来走去,而制造很大的噪音。佛陀听见这些噪音时,问阿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阿难告诉佛陀这六位比库的情形。佛陀明白事情的真相后,说人必须体谅别人,不要破坏宁静的气氛,他也告诫比库应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此以后,佛陀告诫比库不要穿木屐。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6):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导演说,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俗云一言折尽平生福,谨言实在是修身要件。
言语之于我们,乃在使我们互相做悦耳之辞。无意间听到徒众的谈话,措辞实在值得商榷,如:
是我拉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
这是我管的为什么不说这是我负责的?
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
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吗?
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你还是谨慎点好?
同样是中国字,为什么不加点儿润滑?不仅听起来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真是辜负中国文字之美。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7):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导演说,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俗云一言折尽平生福,谨言实在是修身要件。
言语之于我们,乃在使我们互相做悦耳之辞。无意间听到徒众的谈话,措辞实在值得商榷,如:
是我拉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
这是我管的为什么不说这是我负责的?
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
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吗?
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你还是谨慎点好?
同样是中国字,为什么不加点儿润滑?不仅听起来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真是辜负中国文字之美。
修行的儿童睡前故事:(8):
以前,有一个修行人,
双手捧着一束鮮花,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
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来意,便问:
「你今天来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
修行人就讲:
「世尊,我只是个修道人,我什么都不求,我只是求道。」
佛陀就告诉他:
「好!你既然是来求道,那就放下吧!」
于是,
修行人就把花放下,双手合十。
佛陀又告诉他:「再放下!」
修行人觉得奇怪,
於是,把两手也放下,
佛陀又说:「还要放下!」
此时修行人不解地說:
「世尊!花和手我都已放下,还有什么要放下的呢?」
佛陀说:
「你有求的这念心也要『放下』。」
修行人,当下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