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民族有文化才有灵魂。当文化的传承缺失时,他便停止了发展与进步,永远地凝固在了原来的时代,成为时间轴上的一片化石,不再发光闪耀。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如今所属中,仅有中国的名称未变。其他三国古老的文明,或遗失或残存在了过去,并未完整的保存,只有中国文化仍熠熠生辉。所以: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是造就这个智慧而伟大民族的血液,而传承则是血脉相承的动力。
民族气节的传承是先辈们坚守的信念。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生长发育壮大离不开先祖先辈先烈们创造积淀的文化的滋养与灌溉。从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到汉武驱匈奴靖保边疆;从苏武持节牧羊,到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
月”;从商鞅变法到胡服骑射,从戊戌变法到新时代的改革创新……这
一位位为国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伟人,为华夏文明传承而努力的史实不胜枚举。如果没有这些凝聚着中国精神与文化信念的里程碑,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变为古中国文化,失去生命力。由此可见,祖先们的坚守与保卫是现今中国文化不断流淌的前提之
一。
语言文字的传承是世代坚守的传统。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与丰富成果,这得益于数千年来华夏百姓,为中华民族代代相承、延绵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做出的努力。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再到少数民族语言。汉字的演变历经无数个春秋,每一种形态的文字都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正如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得到了统一,出现了小篆。这是中国历史发展兴衰的印记与证明。正是因为华夏人民的不断传承,才造就了今天的汉字,才保留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字历史,让中国文化独一无二。所以,语言文字的传承是文化之根得以延伸的重要原因。
艺术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坚守的内涵。中国艺术宝库如同一个宇宙,其中有不同的星系,不同的星球,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而震撼的光芒。一本厚厚的《中国美术简史》记载了从史前及先秦美术,到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从旧时期时代华夏人民就已经以飞速开始发展自身民族的精神生活了,用简单的石器作为原料,再到开始使用染料,就这样富有创造性的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出“彩陶盆”,“四羊方尊”,“ 画像砖”,“陶塑兵俑”……数不胜数如群星一般的历史瑰宝。为中华儿女打造了一间存放着无数艺术结晶的宝库。同样,文学,音乐,技术等方面也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假设以上这些中国文化瑰宝都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未被保留、传承,如今的中国将会是一个怎样冷漠而无趣的民族!所以,民族艺术内涵的坚守是文化传承的必要。
在我的生活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文化传承便是在我所在的四方学堂中。文翁石室----古今一校,扬辉千秋。它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一起成长了200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后蜀一位文韬武略的谋臣,毋昭裔宰相在当时朝政,经济实力薄弱的背景下,倾注自己的家产,甚至性命发起了一项浩大工程,将儒家经典刻于石碑,让这些珍宝永远流传,滋养教导华夏民族,如此以来成就了“蜀石经”。收藏于文翁石室的历史文化结晶,让我深刻意识到传承让文化永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不断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每一个阶段都包含了传统与发展,如果缺少了传统,则中国文化将失去灵魂与内涵。如果缺少了发展,如此璀璨的中华文化,将渐渐失去光泽,停滞不前。
不论是民族气节的坚守、语言文字的传承,还是艺术文化的发展,或是道德、节日、教育等其他方面的传承,都是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文化是血液,传承是动力,传承让文化永生。只有我们华夏儿女共同努力,才能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