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城里一片居民区内有一个院落,院子不算很大,但四季常绿,房屋也不华美,却充溢着诗韵墨香,我的
父亲就住在这里。说
父亲的
小院四季常绿一点不假。父亲早已离休,如今八十多岁了,但他精神矍铄,手脚总不闲着。春天,院里的菠菜、芫荽还没完全退场,他就早早种了丝瓜、冬瓜、苦瓜、洋黄瓜,不多天,各类瓜种就发芽、长叶、爬秧,很快顺杆上了架或爬上了平房,铺满了房顶,绿绿的一大片。这时菠菜、芫荽吃完了,父亲又在院里点上了四季豆和扁豆,待瓜们金黄的瓜花灿烂地开放时,豆们也纷纷缠缠绕绕在院子里的豆架上安家落户了。父亲说“俗语水菜水菜,种菜不能缺了水”,又说“蔬菜一枝花,水肥来当家”。他不怕脏拾来粪施到地里,三天两头提水浇菜,把侍弄蔬菜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和愉悦心情的一种手段,从不要人帮忙,即使是爬高上低搭架子的活。只要有空,或者读写累了,就来到院子里,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有活干活,没活,如他所说就是看看这些蔬菜,看看这满眼的绿也是一种乐趣。虽然父亲没看重收益,可由于他勤于侍弄,所以院子里的菜都长得格外青翠茂盛,收获颇丰,每棵丝瓜、苦瓜都挂着十多个瓜,丝瓜像小棒槌,苦瓜像大织布梭,冬瓜、洋黄瓜个个一二十斤,去年一个洋黄瓜竟近四十斤,不用说吃,光看着就让人高兴。四季豆、扁豆的白花、紫花或点缀在绿叶间,或一串串开在豆架顶端,花叶间是一串串的扁豆、四季豆,肥厚、硕大。秋末,院外的红白萝卜还没拔,父亲就又在院里撒上了过冬的菠菜、芫荽。当秋叶落尽冬雪飘零时,看着院内菜的新绿,人的心里也觉冷气顿消,平添了春意。除了一年四季常绿外,充溢父亲
小院的还有诗韵墨香。父亲有两大爱好,一是爱诗作,二是爱书法。他书架上的书虽可说是琳琅满目,但居多的是诗论、诗集、字帖、碑拓、文献资料,案头必放的是文房四宝。为了便于书法,他甚至在一间的书房里专门把三张三斗桌拼成一个大案子,上面铺上厚毛毡。父亲一生勤奋,没离休时就常练书法搞诗词创作,离休后就更是笔耕不辍。他不好游山玩水,也不喜串门闲聊,每天深居简出,所好的就是读书写字、作诗填词。翻开一本书,或唐诗宋词,或汉赋元曲,诵读吟哦,情沉其中;铺开一张纸,或工笔或行草,任意挥洒;展开一素笺,或抒情或叙事,尽书心意。有时也会出门去转转,但注意的往往不是新奇的生活、时髦的东西,常常留心的却是联对诗作、书法艺术,回家后凭记忆写出研究推敲。有人认为父亲的生活太刻板,但他却认为此种生活其乐无穷。父亲不好交际,但来光顾他
小院的人却不少,这些人虽说不上是鸿儒,却无一个是白丁。有的来请教历史沿革、名人掌故等,有的是慕名前来讨要联对条屏、字幅墨宝,但大多数是以诗会友或来切磋书法技艺的,他们拿来自己的作品,共同研究推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更有三两挚友常来常往,他们说李、杜,谈苏、辛,论屈原,他们观瞻二王作品,评论颜、柳、欧、赵,兴趣盎然。有时谈起某一名篇佳作兴致勃勃,有时说到哪个新人新作热望满怀。这些人的到来使本已诗书味很浓的
小院更增添了诗情,充满了墨香。
父亲的小院就是这样,让人心仪,让人难忘。生活在这样充满生机的绿色中,听着韵涛诗声,闻着翰海墨香,能不顿觉朝气蓬勃、脱俗儒雅吗?